汉魏洛阳城宫城发现魏晋时期水利工程
时间:2023-03-29 09:57:28来源:河南日报

12月21日,在线上举行的“中原古代城市水利科技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晓涛介绍了汉魏洛阳城魏晋水道的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汉魏洛阳城千秋门区域,发现了3条魏晋时期的大型水道。如此规模巨大、施工细致的水利设施,在汉魏洛阳城的发掘历史上尚属首次发现。

为深化汉魏洛阳城宫城布局研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2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汉魏洛阳城内城阊阖门至建春门大道进入宫城的重要节点——宫城千秋门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千秋门遗址系汉魏洛阳城北魏宫城西墙从南至北的第三座门址。

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魏晋、北魏时砖砌、石砌水道遗迹。此次发现的魏晋时期的3条水道均为石砌暗渠,呈从西南向东北的并排走向,虽然3条水道的底部高程、规模、砌筑形式略有差别,但显然是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

郭晓涛分析说,从3条水道分布的范围和位置,大体可以确定水道的性质属于从宫城外引水至城内的水利工程。如此大规模布局、细致精美的水利设施,在汉魏洛阳城发掘历史上尚属首次发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水利工程的成熟技艺,以及当时都城对水资源利用和环境改造的认知水平。在魏晋时期水道之下,还发现了汉代大型砖券水道,水道北高南低,初步推测是从宫城内向外排水的水道。从汉代水道、魏晋水道、北魏水道均在此分布的情况综合分析,千秋门区域是汉魏洛阳城宫城历代延续、不断重建的水利枢纽。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渠水又东历故金市南,直千秋门,古宫门也。又枝流入石逗伏流,注灵芝九龙池。魏太和中,皇都迁洛阳,经构宫极,修理街渠,务穷隐,发石视之,曾无毁坏。又石工细密,非今之所拟,亦奇为精至也,遂因用之。”此次千秋门遗址发掘所获认识,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郭晓涛说,由此可以基本确认,千秋门遗址发掘所获魏晋时期水道遗迹,应是从宫城外阳渠引水入城后,通过石窦伏流的形式,向北注入宫城北侧西游园灵芝池和九龙池内,属于魏晋洛阳城宫城内园林景观引水工程的一部分。此后,北魏时期对该区域水利设施进行了再次利用。

郭晓涛认为,此次发现的与阳渠有关的遗迹只是城市水利景观的一部分,如果将其放到水利漕运的视野内观察,是华北地区城市水利漕运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宫城仓窖区的发现,此次考古发现对于理解中国北方漕运和“丝绸之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记者 张体义)

标签:

最新
  • 12月25日,河南省将迎来一次雨雪天气

    未来5天郑州最低气温-5℃~-3℃昨日,西流湖公园一些家长带孩子在公园里游玩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马健 图不知不觉已到冬至。冬至这

  • 河南酸辣粉出彩第十九届农交会

    十桶酸辣粉 八桶河南造豫农优品馆是河南全省农业品牌形象展区,由河南省酸辣粉及产业链企业组团参展。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哲 摄12

  • 龙门实验室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

    12月20日下午,龙门实验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24位专家出席会议,为高标准建设龙门实验室出谋划策。中国工程

  • 汉魏洛阳城宫城发现魏晋时期水利工程

    12月21日,在线上举行的中原古代城市水利科技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晓涛介绍了汉魏洛阳城魏晋水道的考古新发现。考

  • “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研讨会召开

    12月22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安阳市委主办,红旗渠干部学院、中共林州市委承办的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红旗渠精

  • 河南省组团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12月22日至25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开幕。我省组织省直

  • 首届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开赛

    逐梦大中原,一赛竞风流。12月22日,第一届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郑州开幕。全省共有230个项目同台竞技、切磋交流,展示科研实力和发

  • 十一届省委深改委第二次会议召开 楼阳生主持

    12月22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十一届省委深改委第二次会议,研究县域经济三项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五

  • 增加574.96亿元 2021年河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449亿元

    12月22日,河南省体育局发布《2021年河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统计数据公告》显示,2021年,河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448 79

  • 河南省大众冰雪系列活动12月24日启幕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全民健身中心获悉,中国体育彩票杯第九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暨第七届河南省大众冰雪系列活动,将于12月24日在伏牛山滑雪度假